南北朝时期,史籍中有关巴蜀豪族称谓的词汇通常有“大姓”、“大族”、“豪族”、“著姓”等等,但隋唐以来,“土豪”、“富室”、“富人”、“田家”等词汇取而代之,特别是中唐以后,这种情况变得尤为常见。这主要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B. 地方势力割据的风险加大
C. 赋税制度调整加剧了土地兼并
D. 传统宗法血缘组织的弱化
宋代规定,御史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元世祖明确规定“凡有官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明太祖甚至亲创了“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犯脏满六十两以上的官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惩治贪污腐败,调和社会矛盾
B. 树立君主权威,加强君主专制
C. 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政府监督,维护统治秩序
明以前各个王朝,凡君主年幼,必定有他的叔父、堂兄这样的人物代为摄政,而明代则规定,皇帝的叔父、兄弟以及除皇太子以外的儿子,一到成年就应当离开京城到自己的封地,谓之“之国”。“之国”的出现
A. 严重威胁了君主专制制度
B. 有助于皇权摆脱支系牵制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D. 充分体现了分封制的弊端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举刑狱公事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这表明( )
A.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与明清两代没有区别
B. 行政机构分散、权属交叉有利于集权
C. 行政机构互相牵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 扩大行政区域是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
宋朝政治的基本特色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两宋300余年间基本上做到“无内乱”,没有出现宗室谋篡、外戚干政、宦官专权以及因其而引起的内讧、残杀。这反映出两宋时期
A.“家天下”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B.制度建设预防措施执行较好
C.士大夫集团与皇权相对制衡
D.传统伦理道德秩序得以重建
原始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义合”,所谓“从道不从君”,但汉武帝时历史上第一个“封侯拜相”的儒生公孙弘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史记》又载:“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反映了
A. 儒学在民间成为“显学”
B. 公孙弘并非真儒者
C. 儒学的法家化和政治化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