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

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

A. 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

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材料“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说明甲午战争时,中国还没有形成近代的民族意识,社会政治还是一盘散沙的状态。中日军事装备虽然相差不多,但实质差异在制度、观念和民众状态,故C项正确。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一战后,排除A项;B项与题意不符;D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中叶,“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人学者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论述的历史事件有

A. 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 掀起瓜分狂潮

B. 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C. 扩大资本输出

D. 割占中国台湾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l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危害包括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列强加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

A. 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 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 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 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了

A. 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

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 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