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一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切政治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一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威来贡职”。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国居天地之中心,以控周边的万邦属国。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

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强时为君,弱时为臣。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位置,既保有道德和法律上的至尊,又能以军力保护诸国,同时在外敌入侵时由邻国充当挡箭牌,为中国争取缓冲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

—择编自何新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与清政府的三项外交原则》等

材料二: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办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

—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1)特点:以儒家思想为外交的基本原则(没有正式的外交观念);文武并用,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注重文化感召;形成朝贡体制,确立君臣关系;缺乏正式的外交机构;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 (2)变化:逐步接受了西方的外交观念,改变了外交态度;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 评价:打破了“华夷观念”,开始接受西方思想观念,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外交近代化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表现之一,是中国的进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 【解析】 (1)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注意材料信息“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 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即可。 (2)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评价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再根据材料信息“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再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自身观念的改变、对世界的认识、对融入世界、走向世界等角度做简要评价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清初、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清廷注重提高地方督抚中满员的比例,出任总督的旗员比例尤高。以1837年为例,先后任总督者共10人,其中有7位旗人,占70%。同年任巡抚者共20人,其中有8位旗人,占40%。1860年后,湘淮军取代八旗、绿营兵成为清军主力,各地的军政大权多落入湘淮系势力手中。据统计,仅湘系集团,官至总督、巡抚、尚书、侍郎、提督者即有数十人之多;官至道员、总兵以上者又有100多人。而在1864年,在10名总督中,旗员只有3人,占30%,在担任过巡抚的19人中,则是清一色的汉员。其势力从长江中下游各省扩展至华南、西南及直隶、山东、河南、陕西等北方省份。自湘军起,兵归国有一变而为兵为将有,同时湘淮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得来,而非由清廷户部调拨,总督、巡抚就利用手中的兵权,独揽地方上的民政、财政、司法诸大权。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清王朝的覆灭,固然因革命的冲击所致,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清王朝何以在武昌起义后迅速土崩瓦解?宣统年间,摄政王栽沣极力集权于皇族亲贵,将中央集权推至极致。然而,清廷的实际主政者摄政王栽沣与隆裕太后都不是强有力的核心人物,通过新政所企求的中央集权,并没有真正地强化中央政权,同时还失去了对地方的实际控制力。在清廷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地方督抚权力相应地大为削弱,实际上是一种“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清廷把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遣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削去地方督抚的兵权,是最为致命的。地方督抚面对革命,除少数顺应世变潮流以外,多数督抚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无力而已。当清廷中央与地方督抚权成一并表落之时,军人势力乘势而起,出现军人干政,袁世凯正是依靠其北洋系军人的支持,而顺利地逼清帝退位,并擭取了民国大总统职位。

—摘编自李细珠《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的出处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860年前后清朝政局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王朝迅速垮台的原因。综上所述,谈谈晚清政府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教训。

 

查看答案

某篇文章写道:“中国历史上偶发事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恐怕莫过于西安事变了。然而,我们重新检视史实发现,如此关系国家命运前途的西安事变,竟然只是两个男人(注:性格火爆的蒋介石与一向率性的张学良)情绪失控的产物,违背常理,也不禁令人哑然失笑!”。材料所反映的观点是

A. 错误的,因为这只是一家之言,不可采信

B. 正确的,因为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取决于其个性发展的程度

C. 错误的,因为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

D. 正确的,因为历史的发展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查看答案

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下列哪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侵华“时间表”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治,才能渐渐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

A. 孙中山可依法承担立宪下的皇权

B. 权威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

C. 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大动荡

D. 改良相对革命更有利社会稳定

 

查看答案

(题文)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第一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时代》周刊如此描述:“对绝大多数中国百姓而言,意味着和平——战争也许会迅速结束;5 亿困顿疲惫的中国民众在上周见证了毛的辉煌——他们进入了北平。”这说明当时

A. 解放军战略反攻全面展开

B. 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纲领》

C.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