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的作者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材料二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我们已经看到,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

—卢梭

(2)材料二反映了卢梭的什么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三

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1)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2)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反对专制制度。 (3)科学和民主(人权) 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存在局限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从黄宗羲的思想、卢梭的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等方面来分析。 ( 1 )从材料“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黄宗羲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 2 )依据材料“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我们已经看到,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可以概括出卢梭提出的主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人都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 3 )依据所学及材料“……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可知,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民主与科学,联系所学的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回答“认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

—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

材料三

1937年7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将领毛泽东、朱德为日寇进攻华北致电蒋介石,要求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由于中国的战争,苏联直接免除了来自日本的压力……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达到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在昆明参战的以陈纳德将军为司令的美国“志愿者”飞行员——飞虎队也并入了美国第十四航空队参战,同时,美国的援助大幅度增加……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

(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依据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材料二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3)材料四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依据所学知识简述抗战胜利在近代中华民族抗争史中的历史地位以及世界意义。

(4)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 )

A. 日心说    B. 量子论

C. 经典力学    D. 相对论

 

查看答案

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 达尔文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哥白尼

 

查看答案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

B宣扬人性解放

C构建理性王国

D倡导思想自由

 

查看答案

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A. 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 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C. 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D. 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