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
A.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 提出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D.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宪法确认的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工农劳动群众,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由此可见当时
A. 新中国民主具有广泛性
B. 民族资产阶级仍有革命性
C. 新宪法强化了阶级矛盾
D. 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稳定性
1946年,出席政协会议的代表共计38人。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人,民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人士代表9人。会议过程中,中共代表与民盟代表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团结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反内战、争民主的联盟。材料表明
A. 民主党派和中共利益完全一致
B. 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得以落实
C. 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已消除
D.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较大
1937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由北大、清华和南开大学组成的长沙临时大学,设文、理、工、法商4个学院、17个学系。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理工学院增添了化学战争、堡垒工程、当代工业三门课程;文学院增添了国际形势、国际概论等课程。这表明
A. 教育被纳入国家垄断的体制之中
B. 高等教育开始同国际标准接轨
C. 教育发展与国家战略需要结合
D. 政府致力于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1943年美、英放弃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国民政府要求机关学校放假三天,“以资庆祝”;而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该变化体现出
A. 中国外交体制走向近代化 B. 中国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
C. 国民党利用英美抵制日本 D. 主权观念和国家地位变化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
A. 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B. 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
C. 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
D. 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