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目击世趋,方知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而所以转移人心整顿风俗,则教化纪纲为不可缺矣。”

—清·顾炎武

材料三

就宋代士大夫心目中的政治理念而言:一,致力于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名分井然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二,为保证理想政治秩序的建立,必须“致其君为尧舜之君”。

—《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是如何实践“治乱之关必在人心风俗”的?概括顾炎武“转移人心整顿风俗”的主张。

(3)结合朱熹的社会政治理论,归纳材料三的观点并概述朱熹的历史地位。

(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1)品德: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抱负: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2)实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实现儒学教育官方化;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主张: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3)观点: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地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 (4)不同: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理学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解析】 (1)品德:根据“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得出注重个人自我修养;根据“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得出具有经世济民情怀。 抱负:根据所学,结合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分析总结。 (2)实践:结合所学,回答汉武帝重视儒学的措施即可。主张:结合所学,回答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即可。 (3)观点:根据“致力于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名分井然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根据“必须‘致其君为尧舜之君’”得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地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 (4)不同:根据所学可知,孔孟思想强调仁政、民本,而汉代儒学强调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理学发展:根据“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可分析得出更加重视《论语》《孟子》,结合所学可知,宋明理学重视思辨,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重视个人的修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袁宏道在《东西汉通俗演义序》说到:“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谈及刘季起丰沛、项羽不渡乌江、王莽篡位、光武中兴等事,无不能悉数颠末,详其姓氏里居,自朝至暮,自昏彻旦,几忘食忘寝,讼言之不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伴随商品经济发展,明代通俗文化进一步普及

B. 两汉的政治制度对明代百姓有很强的吸引力

C. 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扩大了民众对政治的关注

D. 通俗文化在政府的支持下得以普遍推广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 都有官方印记 B. 没有理性思维

C. 长期领先世界 D. 强调实用价值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A. 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B. 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

C.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D. 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

 

查看答案

(题文)粗略统计结果表明:《汉书》《宋史》之列传所收录的人文型人才,分别为27人、300余人,而《汉书》列传收录经济类人才仅有13人。汉代以后,这类人物基本上不能登正史“大雅之堂”,只是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科技型人才只是偶见于《方术传》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专传和《天文志》之中,而正式入选列传的科技人物则是寥若晨星。有些入选的科学家,并不是因其科技方面的成就,而主要是因其官宦背景,如张衡、沈括等。与上述现象无关的是

A. 官本位趋向

B. 儒家正统地位

C. 经世致用思想

D. 重农抑商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