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南北朝时期,南朝史书中多称北方政权为“索虏”,而北朝史书中又称南方政权为“岛夷”...

南北朝时期,南朝史书中多称北方政权为“索虏”,而北朝史书中又称南方政权为“岛夷”。到唐代,官修史书将南北朝诸帝均列入了帝纪。唐代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突破华夷观念

B. 维护国家的统一

C. 促进民族融合

D. 彰显政权正统性

 

B 【解析】中国古代南北朝时,北方和南方都自称中国,是华夏正统,北朝骂南朝为岛夷,南朝骂北朝为索虏,到唐代,官修史书将南北朝诸帝均列入了帝纪,这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故B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C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材料表明淡化了南朝和北朝政权正统性,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流传的小说戏曲基本上都是包装很精美的插图本,有人认为,书中特别添加的这些插图正是出版商们销售出奇制胜的法宝。这反映出当时

A. 小说受到社会各阶层普遍欢迎

B. 印刷技术得到突破性发展

C. 文学作品开始出现商业化趋向

D. 文学作品迎合市民阶层需求

 

查看答案

西汉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描绘了一幅天下大治盛世景象:“于斯之时,天下大说,向风而听,随流而化。卉然兴道而迁义,刑错而不用。德隆于三皇,而功羡于五帝。”《上林赋》文学体裁的特点是

A. 通俗易懂、豪放飘逸

B. 重章叠句、四言为主

C. 平实浅近、句式工整

D.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查看答案

安史之乱(755-763年)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该诗写出了自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 孟浩然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杜牧

 

查看答案

从明代开始,小说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

B. 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

C. 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阶段,诗赋在科考中失去了市场

D. 明末清初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反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