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在朝鲜首都汉城煽动叛乱,以此为战争提供借口。中国派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在朝鲜首都汉城煽动叛乱,以此为战争提供借口。中国派出部队平定叛乱。于是,日本抓住协定的技术细节在仁川登陆。到达汉城后,日本人树了个傀儡“摄政”取代朝鲜国王,并要求中国人撤出朝鲜半岛。中国没有屈从这个要求,急忙从海上向朝鲜派遣部队。4艘巡洋舰从日本海军基地佐世保出动,没有正式宣战就向中国的护航部队发起攻击,打烂一艘巡洋舰,击毁一艘炮舰,俘获一艘炮艇并击沉一艘满载的运输船。日本开创了在后来的战争中所常用的惯例——进攻在前,宣战在后,1894年8月1日双方宣战。

——摘自E·B·波特(美)《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材料二  早在1894年,赫德就预见到,“中国人的热血,已被过去20余个世纪的思想训练的冷却凝固。但我坚信,这些重创总有一天会表现为最猛烈的怒火,到了那时,我们这些外国人都会被一股脑扫出北京

——摘自乔纳森·斯潘塞(美)《改变中国》

(1)日本急于“为战争提供借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有利的外部环境?

(2)这场日本“没有正式宣战就向中国的护航部队发起攻击”的战争后来在中国境内发生了哪几次重大战役?

(3)随后发生的试图将外国人“一股脑扫出北京”的“最猛烈的怒火”是指什么事件?其结果如何?

 

 

(1)为日本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列强的纵容、支持;朝鲜农民起义;清政府的腐败落后。 (2)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3)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解析】 试题(1)第一小问结合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外扩张的要求进行分析;并从列强、朝鲜、中国等方面归纳出有利的外部环境。 (2)根据中日甲午战争的过程进行列举。 (3)结合义和团在北京抗击外国侵略以及失败的史实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二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唐太宗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

(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

 

 

查看答案

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材抖中的指的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扶清灭洋口号    D. 民生主义

 

查看答案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 “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B. “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C. “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

D.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查看答案

《民法大全》规定: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材料所体现罗马法的原则是(  

A.依法治国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自由平等     D.保护私有财产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A. 统治者的重视    B. 中央集权的作用

C. 工匠积极性高    D. 市场需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