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A. 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 确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 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 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A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54年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故A项正确;确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是在1998年;两次国共合作分别发生于1924年到1927年大革命时期和1937年后的抗日战争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决策是在197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 《共同纲领》封面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 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

 

查看答案

下面是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来源及人数比例统计表(部分)据此可得出

 

项目

中共党员

民主党派

无党派

工人

农民

解放军

归国华侨

少数民族

妇女

人数

668

274

284

100

63

60

30

177

147

比例

54.48%

22.85%

23.16%

8.16%

5.14%

4.89%

2.45%

14.43%

11.99%

 

 

A. 人民代表主要是经政治协商推举出来的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基于多党制基础上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直接民主的特征

 

查看答案

(题文)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 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 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 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总而言之,国共合作主导下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更富有现代意义上的社会革命性质的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这场革命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迁更加密切相关,革命的社会动员程度和民众参与积极性更加高涨,是在对政治共同体作出新的解说(新三民主义)的前提下,由一个新的政治上层来取得政权,建立起更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它反映的历史主流,是在中国建立起对外自主独立的、对内具备有效权力和权威体系的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

——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无法告别的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

(2)依据材料二,分析国民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呈现出怎样的新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在朝鲜首都汉城煽动叛乱,以此为战争提供借口。中国派出部队平定叛乱。于是,日本抓住协定的技术细节在仁川登陆。到达汉城后,日本人树了个傀儡“摄政”取代朝鲜国王,并要求中国人撤出朝鲜半岛。中国没有屈从这个要求,急忙从海上向朝鲜派遣部队。4艘巡洋舰从日本海军基地佐世保出动,没有正式宣战就向中国的护航部队发起攻击,打烂一艘巡洋舰,击毁一艘炮舰,俘获一艘炮艇并击沉一艘满载的运输船。日本开创了在后来的战争中所常用的惯例——进攻在前,宣战在后,1894年8月1日双方宣战。

——摘自E·B·波特(美)《海上力量——世界海军史》

材料二  早在1894年,赫德就预见到,“中国人的热血,已被过去20余个世纪的思想训练的冷却凝固。但我坚信,这些重创总有一天会表现为最猛烈的怒火,到了那时,我们这些外国人都会被一股脑扫出北京

——摘自乔纳森·斯潘塞(美)《改变中国》

(1)日本急于“为战争提供借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何有利的外部环境?

(2)这场日本“没有正式宣战就向中国的护航部队发起攻击”的战争后来在中国境内发生了哪几次重大战役?

(3)随后发生的试图将外国人“一股脑扫出北京”的“最猛烈的怒火”是指什么事件?其结果如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