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矢志改革,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和参知政事等职。其中,相副职,分割其行政权的是
A. 签判
B. 知县
C. 通判
D. 参知政事
史学家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而学者黄仁宇说,宰相的废除,内阁的形成,明朝的皇帝甚至可以几十年不上朝。这说明
A. 唐代相权过大限制了皇权 B. 明内阁实际架空了皇帝
C. 三省制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D. 唐代政治体现了民主化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有关科举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容易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局的局面
B. 科举制能为统治者选拔真才实学之人
C. 科举制有利于实现社会阶层流动
D. 科举制促成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下列机构或官职,在职能权力上存在相互制约关系的有( )
①唐朝中书省与门下省 ②宋朝知州与通判 ③雅典议事会与陪审法庭 ④美国总统与国会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蕴涵的观念是
A. 天人合一
B. 天圆地方
C.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D. 皇权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