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材料二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材料二

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材料三

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他们常常是比较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根据材料一,美国二战后在欧洲实施了什么计划?其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请问在两极格局存在期间,有哪些力量冲击了此格局促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三,分析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点。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1)计划:马歇尔计划。 目的:通过经济扶持方式控制西欧,抑制苏联。 (2)联合的西欧,战后崛起的日本,不结盟运动,中国。 (3)冷战时期特点:世界被分成三大部分;美苏大国主导;两极全面对抗;第三世界局部冲突不断。 冷战结束后特点: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暂时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图片“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可知是马歇尔计划;第二小问目的依据所学从控制西欧,抑制苏联角度回答。 (2)依据材料二“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的信息和所学从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四个新兴力量回答。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归纳出世界被分成三大部分,“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归纳出美苏大国主导,“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归纳出第三世界局部冲突不断;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新时期国际关系新格局特点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三

无论中国愿意或者不愿意,承认还是不承认,中国都已经被卷入到“冷战”之中。中国在美苏争霸中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美苏任何一个国家的附庸或走卒,但却又是美苏两国都想拉拢又都曾与之对抗的国家,至少在“冷战”中它根本没有“称霸”的意图,最终它似乎没有站到美苏任何一边。

—《冷战与中国》

(1)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周期中国外交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特点。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第一条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宪法修正案

(1)材料一中英国、美国在政体上的创新各指什么?其确立的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体现出的新特点。

 

 

查看答案

1961年6月召开的不结盟首脑会议预备会议,就参加不结盟首脑会议制定了严格标准,如“与会国缔结两国间的军事同盟或加入地区性防卫条约时,不得按照大国间对抗为背景的意图签订”。据此可以得出,不结盟运动

A. 反对参与美苏对峙

B. 反对与大国交往

C. 以反对冷战为目的

D. 始终专注于政治斗争

 

查看答案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典型的技术引进和创新型国家,它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本土化,成功建立起自己的科学体系。”这说明日本的崛起得益于

A. 政府政策的推动

B. 调整国内产业结构

C. 注重技术引进和创新

D. 外国的扶植

 

查看答案

1959年,美国陆续在海外64个国家设立了 158个图书馆和文化中心。 1964年,美国图书输出量首次超过了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输出图书最多的国家。美国此举的主 要目的是

A. 对苏联实施冷战    B. 对苏联进行文化反击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展示美国的经济文化实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