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说:“在世界外交史上,《上海公报》的独特之处在于明确列出双方的分歧……与此同时,《上海公报》又具体列出双方的共同立场……”。与这种做法体现的外交方针一致的外交事件是
A. 废除《中美商约》
B. 中苏建交
C. 1954年中缅联合声明
D. 亚非万隆会议
北京大学在1923年秋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中一问的主题是“你相信当今的国会吗?”,下表是调查结果。这份调查本质上表明
A. 民主政治不受民众认可
B. 知识精英倾向社会主义
C. 学生开始关注议会政治
D. 议会决策为少数人控制
A. 冲击了清朝封建统治
B. 直接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首次尝试
C. 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D. 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保罗·肯尼迪说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将西方现代工业力量同东方帝国独裁的决策特点相结合在一起的大国……是一个爆炸性的混合体”他这样说的依据是
A. 德国是通过铁血手段实现国家统一
B. 德国是联邦制国家,普鲁士帝国具有特殊地位
C. 德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相对于王权议会权力较小
D. 德国保留了专制主义,是具有浓厚的封建军事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
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 君主制和议会制
B. 君主制和共和制
C. 立宪制和共和制
D. 立宪制和议会制
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
A. 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
B. 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
C. 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D. 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