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郡国学的首创者是景帝时蜀郡守文翁。汉武帝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郡国学的首创者是景帝时蜀郡守文翁。汉武帝即位后,对文翁兴学一事极为赞赏。下诏令天下郡国仿效,设置学校官。从此,主持地方的官吏,渐次重视设置学官。

材料二  汉代地方政府中从事教育的官员,称郡国文学,文学是地方学术官,除作为地方长官的学术顾问外,在建立起地方官学之处,文学还负责进行教学活动,并向上司荐举“通明经术者”,推广教化等。汉元帝时开始在各郡国设置五经百石卒史,是为地方学官立品佚之始。文学的“百石”之俸禄虽低,但其地位要比同品佚的其他地方属官高。

材料三  汉代各地教育活动主要是传授经学和实施教化。一些发达的郡国学也仿效太学分经立官,进行专经教授。授经目的在培养通晓儒家经典的郡县属吏,贯彻以“儒术饰吏事”的统治策略。郡国学还是地方实施教化的得力工具。它不仅教授生徒,而且面向社会推广教化,移风易俗。郡国学经常通过“乡饮酒”“乡射”等传统典礼活动,向百姓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达到“教化万民”的目的。

——以上材料皆引自《汉代的太学和地方教育》

(1)材料一说明汉武帝为汉代儒学发展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作用?

(2)材料二表明汉代为促进地方教育的发展,设置了哪些官职?如何看待这些官职的职责与地位?

(3)根据材料三,汉代地方教育的途径有哪些?汉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措施:下诏在全国各郡国兴办学校。作用:汉代地方教育逐渐得到发展。 (2)官职:郡国文学、五经百石卒史。看待:这些官职的职责众多,地位相对较高,说明汉代对地方教育的重视。 (3)途径:传授经学、实施教化、专经教授等。根本目的:向百姓传授儒家思想,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巩固统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信息“汉代郡国学的首创者是景帝时蜀郡守文翁。汉武帝即位后,对文翁兴学一事极为赞赏。下诏令天下郡国仿效,设置学校官”体现了地方各郡兴建学校;第二小问,从促进地方教育发展,儒家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汉代地方政府中从事教育的官员,称郡国文学”可知,设立了郡国文学;“汉元帝时开始在各郡国设置五经百石卒史,是为地方学官立品佚之始”说明了设置了五经百石卒史。第二小问,材料“文学是地方学术官,除作为地方长官的学术顾问外,在建立起地方官学之处,文学还负责进行教学活动,并向上司荐举‘通明经术者’”“推广教化”等体现了任务较重,责任重大,工作头绪较多;“文学的‘百石’之俸禄虽低,但其地位要比同品佚的其他地方属官高”说明了官吏地位较高;体现了对地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 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汉代各地教育活动主要是传授经学和实施教化。一些发达的郡国学也仿效太学分经立官,进行专经教授”说明了途径主要包括传授经学、实施教化、专经教授等;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向百姓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达到‘教化万民’的目的”说明了其目的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巩固封建统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提出统治者需顺天志”,新王朝建立时必须更称号,改正朔,易服色,这位学者是

A. 孔子    B. 韩非子    C. 董仲舒    D. 墨子

 

查看答案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并称“显学”。秦汉之际,墨家急趋衰微,最终于西汉时期淡出历史舞台。墨家学派淡出历史舞台的最可能因素是

A. 小生产者大规模减少

B. 墨家学派背离了传统思想

C. “儒表法里,兼用黄老”的主流意识形态确立

D. 因秦始皇焚书而遭到断绝

 

查看答案

董仲舒强调人君必须拥有“禁制”的权力,保持“能制”之势;并且君主要引导人们有所好恶,“然后可得而劝”,“然后可得而畏”,这样就“可得而制”。由此可知,董仲舒

A. 汲取法家思想的精华

B. 告诚统治者必须要实施仁政

C. 宣扬“君权神授”观念

D. 强调建立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

B. 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

C. 儒家学说只为统治阶级上升时期服务

D. 周桂钿先生说法用意是全面继承董仲舒新儒学

 

查看答案

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宣帝下罪己诏)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材料反映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利于

A. 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B. 教导百姓积德行善

C. 巩固中央集权统治

D. 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