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汉武帝亲政后,频繁任免丞相。其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2人,其中4人在任上正常死亡,3人被免职,2人因罪自杀,3人被下狱处死。汉武帝这样做的基本用意是
A. 分割丞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
B. 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C. 重用身边的人参与军国大事
D. 显示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汉高祖(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 废除宗法制
B. 分封诸侯王
C. 颁布推恩令
D. 设置御史台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某项制度显示了这样三个理念:第一,人品是可以量化的;第二,人品是可变的;第三,人品高下应该与官位官阶相应。这一制度应是
A. 世卿世禄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有学者在研究汉朝制度变革时指出:如果天下是块大奶酪的话,在一定时期内,奶酪的大小不变化,那么参与分这块奶酪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奶酪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参加分配的人实力就越小。这里所描述的制度变革是( )
A. 推恩令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度 D. 察举制度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
A. 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C. 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题文)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这一变化
A. 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B.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 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D. 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