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李白《古风》

(注:六合:天地四方。天启:天生,天授。收兵铸金人:收尽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

材料二  (在平定六国的当年,围绕着以何种体制统治前所未有的广阔国土这一问题,秦始皇和他的大臣们展开过一场讨论。)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颂扬了秦始皇什么业绩?此业绩的重大意义何在?诗中刻画了秦始皇怎样的形象?请你根据诗意用三个以上的成语来形容。

(2)材料二中李斯提出的“安宁之术”主要是指何术?李斯力推此术的理由是什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将此术推行全国。请问此术的推行意义何在?

 

(1)业绩:颂扬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 意义: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形象:虎视眈眈、雄心勃勃、威风凛凛、气贯山河、雄才大略、英明果断、声威赫赫、君临天下、一统天下、舍我其谁…… (2)郡县制。 理由:①分封制传至后世,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击,周天子无力禁止,导致天下大乱。②实行郡县制后,对诸子功臣用公家赋税重重赏赐可以很容易控制地方。 意义: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解析】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告诉我们一个史实,即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其意义深远,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给了人民相对安静的生产生活环境,有利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 形象,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2)材料中指出:这场讨论是围绕着以何种体制统治前所未有的广阔国土这一问题,李斯认为“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意思是分封制不利于统治,会造成割据,“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意思是应该实行郡县制。其理由是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 皇权至高无上

B.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 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 书同文,人同伦

 

查看答案

221年,王贲攻齐,田王建降,齐亡。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秦国开始了统一步伐     

B.西周灭亡

C.秦朝确立了郡县制  

D.秦王统一了六国

 

查看答案

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自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 证明皇位正统合法

B. 体现专制独尊权力

C. 保证皇位世代永续

D. 震慑割据篡权企图

 

查看答案

“太尉”始于秦朝,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是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但秦朝实际上并没有人担任太尉。其原因可能是

A. “太尉”可能会对皇权构成威胁

B. 秦朝改变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C. “太尉”在秦朝主要由皇帝兼任

D. 长期兼并战争导致军事人才匮乏

 

查看答案

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

A. 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

B. 秦王的地位不足以封侯

C. 秦国不再裂土封侯

D. 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已废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