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及:“今士大夫父母在而兄弟异居,计十家而七……其甚者乃危亡...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及:“今士大夫父母在而兄弟异居,计十家而七……其甚者乃危亡不相知,饥寒不相恤……乃今之江南犹多此俗人家,儿子娶妇,辄求分异。”这种社会现象表明(   )

A. 商品经济增强了私有观念    B.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出现

C. 孝敬父母的传统观念打破    D. 市民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

 

A 【解析】据材料“江南犹多此俗人家,儿子娶妇,辄求分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这增强了私有观念,导致分家立户现象增多,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孝敬父母的传统观念打破,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市民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故D项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的这一思想

A. 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 颠覆了“理在气先”的思想

D. 倡导了经世致用的学风

 

查看答案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两句言论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进步性

A.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经世致用

B.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振兴工商业

C. 反对封建专制;人人平等

D. 反对中央集权;否定宋明理学

 

查看答案

黄仁宇把中国古代晚期社会结构比作一个庞大的美国“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是大而无当的文官集团,下面是缺乏组织的农民。文官和农民两层面包的融合着重于尊卑男女长幼。这种社会构成特征,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

A. 君主专制在特定背景下削弱

B. 官僚体制失去对社会的控制

C. 儒家伦理观念深入民间社会

D. 社会各阶层间流通渠道畅通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对上述思想理解错误的是

A. 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受到批判

D. 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查看答案

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进行学习,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词条也叫词目,是辞书学用语,指收列的词语及其释文。下列各词释文摘引自不同的工具书。

 

释文

工具书

宗伯

是古代专门管礼制的官职。《周礼》的宗伯一职,后世逐渐演变而成为礼部。宗伯有大小之分。大宗伯是正职,“掌以血祭社稷”;小宗伯是副职,“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宗伯以下,有专管祭祀宗庙的官叫肆师。有专管丧葬冢墓的官叫冢人,等等。

《简明文史知识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

宗庙

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易·震》:“出,可以守宗庙社稷。”孔颖达疏:“君出则长子留守宗庙社稷。”《战国策·燕策》:“燕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后世自大夫以下的宗庙都称为“家庙”。宗庙也可代称王室或国家。

《简明文史知识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

宗器

古代宗庙祭祀所用的器物。《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重之以宗器。”杜预注:“宗庙礼乐之器,钟磬之属。”《国语·叔向贺贫》:“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

《简明文史知识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

宗法

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统远近来区别嫡庶亲疏的法则。其主要精神就是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做法是划分大宗、小宗,以此达到巩固封建的世袭统治。

中学生文化百科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

 

 

利用材料与所学商周政治制度史的相关知识,编辑关于“宗法制”词条的释文。(要求:明确写出释文内容,层级清晰,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