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盛宣怀上奏清政府称:外国商人在上海争相开设工厂,导致棉花价格日益上涨,中国商人与外国商人之间相互倾轧,而中国商人财力单薄,如果不采取必要措施则必定失败。这一“上奏”可用以说明中国民族工业
A. 在与洋商竞争中无利可图
B. 在国际市场中举步维艰
C. 受清政府政策的严格限制
D. 受列强资本输出的冲击
19世纪末,李鸿章批准建立上海织布局。1890年,上海织布局生产的棉布投入市场。政府规定织布局产品从上海或其他通商口岸运货到内地,按照洋布的通例,都在上海统一征税,据此可知清政府
A. 对市场进行合理评估
B. 限制上海织布局的销售额
C. 减免洋务企业的内地税收
D. 鼓励支持上海织布局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某种程度上将原有的企业之间的外部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有计划性。并出现了所谓的“石油大王”,“钢铁大王”,这种观象是指
A. 资本主义出现垄断组织
B. 资本主义杜绝自由竞争
C. 资产阶级走向全面反动
D. 资木主义的本质发生改变
乾隆嘉庆年间,英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不满但并不感到异常,但到了道光年间,他们开始愤怒不已,强烈要求改变。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 自由贸易思想在英国的盛行
C. 贸易入超使英国经济损失巨大
D. 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两国的矛盾
恩格斯说:“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迫切地寻找黄金从根本上反映了:( )
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
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唯一动力
C.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
D.《马可·波罗行纪》对欧洲人的强大影响
据估计,殖民扩张期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五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该材料反映的是
A. 导致亚洲劳动力短缺
B. 血腥的殖民掠夺
C. 洲际贫富差距缩小
D. 黑奴贸易具有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