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一面高唱民主,一面痛斥旧传统,旧文化。我们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而只经几个人的提倡,便可安装得上呢?……其实中国历史上以往一切制度传统,只要已经沿袭到一百两百年的,也何尝不与当时人事相配合。又何尝是专出于一二人之私心,全可用专制黑暗四字来抹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

材料二  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满清复辟”。

—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1)椐据材料一,归纳钱穆先生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观点与课本关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论断是否矛盾?为什么?

 

 

(1)观点:①学习外国制度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②民主政治要与民族文化相融合;③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有其合理的一面,不能全盘否定。 (2)不矛盾。 原因:孙中山的结论主要是基于人们对民主共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而课本论断是基于民主共和作为一股思想潮流而言的。 【解析】 (1)依据“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得出钱穆认为学习外国制度,不能照搬,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试问是否民主政治可以全不与此一民族之文化传统有关联”表述的观点是民主政治要与民族文化相融合,最后是一个反问句,表示作者认为不能完全否定传统政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得出不矛盾的结论。课本与材料中的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民主共和的问题。课本强调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是作为一种思潮而言。而材料则从更为具体的人们对民主共和的认识与实践上看待这一问题。因此二者并不矛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B.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

C. 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 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叶,曾国藩、李鸿章等以百战之功获取封爵;20世纪初,清政府规定工商业者凭借一定资财即可获爵。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B. “实业救国”成为国人共同追求

C. 清政府改革科举取士制度

D. 清政府政治体制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 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 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 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查看答案

“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帝设定的,而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所以虔信的基督徒理应服从上帝的召唤。……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

A.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B. 明末清初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

C. 路德教派的教徒

D. 源自加尔文教派的清教徒

 

查看答案

(题文)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得慢的真意味。坐航船的惯家总会这么说:反正是个到,何必急?坐了火车,一霎就赶到了又干什么呢?或说: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这岂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材料中“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 反对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

B. 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

C. 赞成排除西方近代文明

D. 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