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了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地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要和平,争民主”
C.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打倒列强,除军阀”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 国民党“一大”召开 B.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双十协定》的签订 D. 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梁启超认为,中国人“国民自觉”应包括“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这两层含义。以下事件中,最能体现这种“国民自觉”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对太平天国有褒有贬,一方面自称“洪秀全第二”,另一方面又说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这表明他评价太平天国的视角是
A. 革命史观和全球史观
B. 民族主义和现代化史观
C. 进化史观和文明史观
D. 民本主义和革命史观
2003年l2月,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不包括
A. 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帝制
B.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
孙中山曾明确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顺应世界潮流,他曾经
①提出三民主义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
④领导北伐战争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