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期《人民日报》的社论赞扬“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称其“像初升的太阳”, 是一种“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组织。这一组织( )
A.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B.极大的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C.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从根本性上变革农村的生产关系
1958年7月,《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宣称:“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 国民经济发展欣欣向荣
B. 农业生产连年获得大丰收
C. 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D. 土地改革运动正蓬勃开展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这是对我国主要矛盾的正确认识
B. 这表明人民对于经济落后的现状极为不满
C. 这一论断得到了认可并长期执行
D. 这一论断不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下图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发行的特-13邮票《努力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第四枚“石油”,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 我国重工业基础非常雄厚
B. 到1955年“一五”计划已完成
C.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
1952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副宣传画《苏联农民的今天就是中国农民的明天》。以苏联为榜样,中国在随后的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 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过程中,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C. 实现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既定目标
D. 借鉴近代企业合理化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