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被纳入到各种单位组织当中,单位成为...

“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被纳入到各种单位组织当中,单位成为国家与市民之间必不可少的联结,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整个城市社会的运转表现为各种组织的运行。”材料所述现象

A. 说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B.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

C. 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D. 反映了工业化是国家的重心

 

C 【解析】本题考查计划经济体制。材料反映了城市居民一切以单位为社会生活的中心,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结果,C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还包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A;B、D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统计,1858—1911年,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企业有953家;而1900—1911年就有650家,占到2/3强。就企业的经营性质而言,与官办、官商合办和中外合办比较,民间商办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创办资本上,都占有绝对优势。这一现象的出现

A. 是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和经济侵略的结果

B. 是戊戌变法等资产阶级政治改革运动推动的结果

C. 是官方经济政策和民间实业救国梦共同推动的结果

D. 改变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极端不合理的状况

 

查看答案

“女子仅为男子之牺牲,甚焉者男女同为家族主义之牺牲,故所组成之家庭,无生气无精神……结婚当始于男女之恋爱。”这一观念出现在

A.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义和团运动时期    D.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查看答案

唐朝前期,担任国子祭酒(中央官学最高长官)一职的官员总共有48人,基本上都是大儒。唐德宗以后,可考的国子祭酒共78人,其中仅藩镇军将兼任祭酒的就有24人。国子祭酒的职事作用相对缩小,成为文臣武将的迁转之资。材料意在说明唐朝

A. 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

B. 统治者对儒学的态度转变

C. 儒学地位遭受佛道的冲击

D. 科举制度下儒学逐渐僵化

 

查看答案

隋唐两代,洛阳与长安同为东西二京,但是洛阳日益成为水上粮食运输的中转地和国内外商品集散地,是保障唐朝都城物资供应的重要城市,成为全国漕运的中枢。洛阳的商业地位超过长安是因为

A.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    B. 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 长安地区经济的衰落    D. 地处丝绸之路的起点

 

查看答案

唐代法律规定,“凡官员有数,而署置过者有罚”,“不应置而置……一人杖一百,三人加一等,十人徒二年”。这说明唐代

A. 有力地防范了官员腐败

B.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C. 注重规范各级官员编制

D. 杜绝了选官上任人唯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