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5月清政府派载泽等人出洋考察。他们在其《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由此可见,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罗马法
A. 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B. 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的统治
C. 其法律观念具有普遍性 D. 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A. 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 维护贵族的利益
C. 维护私有财产 D. 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宋教仁积极倡导的政党内阁,是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采取的一种主动积极、合理合法的斗争策略,渴望以此成为宪政制度的工具。但即使这样,也引起了袁世凯的极大敌视。为了抵制和削弱国民党在参、众两院的力量,袁世凯以“政党政治”还击“政党政治”,在利用御用政党与国民党对抗的同时,又以金钱收买国民党中意识不坚定的党员,以加强自己的势力,并派人暗杀宋教仁。“宋案”发生后,国民党失去政党活动的领袖,政党活动陷于低潮。以后国民党分裂成相友会、政友会、癸丑同志会、集益会、超然社等五个小团体,失去往日强盛之势力。政党内阁在中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而袁世凯已不满足于通过傀儡内阁来控制政权,他要成为握有实权的正式大总统。袁世凯在镇压了国民党发动的“二次革命”后,利用其高超的政治手腕,专事破坏政党政治,顺利地登上了正式大总统的宝座。随后又改造“约法”,奠定了复辟帝制运动的基础。宋教仁等人的民主美梦完全破灭。
——节选自周建林《宋教仁“政党内阁”思想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教仁积极倡导政党政治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教仁倡导的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948年3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向苏联和东欧各国出口战略物资。1949年末至1952年8月,巴黎统筹委员会和中国委员会相继建立,这标志着美国经济遏制战略扩大成为整个西方世界的共同行动。美国追求的基本目标是阻遏苏联集团战争潜力的增长、加剧苏联集团内部政治经济关系的紧张化,而“对共产党中国的贸易管制,不仅要阻碍其战争潜力的增长,而且还要阻碍其工业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决定局部缓和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管制,继续维持现行对中国和朝鲜的管制水平。其次,将技术转让更加明确地纳入东西方贸易管制的范畴。1954年和1958年,巴黎统筹委员会相继两次调整国际管制清单,将对西方军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物资增补进来,而将那些美国和西欧国家认为在军事方面再没有发展前途的物资,或者是苏联已经具备同等研制能力的物资删除出去,1960年,巴黎统筹委员会通过了“行政例外程序”,其中规定,巴黎统筹委员会各成员国有权自行确定“例外程序”出口的物品种类,无须事前获得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批准,事后向巴黎统筹委员会申报备案。
——崔丕《北约组织对苏联能源设备禁运政策的缘起与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禁运政策的目的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禁运政策的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朝对漕政管理极为重视,建立了从朝廷到州县的管理机构,“行漕法规得到健全和完善,产生了支运、兑运和直达制度。明永乐十三年(1416年)以前,漕运由粮长和里长等民役完成。会通河重修之后,漕粮远距离运抵北京,“民解”难以完成,于是明朝采用了支运法,由民户和军队相结合运粮,规定各地农户将税粮就近运到运河沿岸的淮安、徐州、临清、德州等粮仓,再由编定的官军分段沿河接运到通州。明宣德年间,因民役运粮耽误农时,同时军队运粮又多空舟往返,宣德五年(1431年),又推行了兑运法。即规定各地农户将税粮各自运到所在的州县府,兑交给那里驻守卫所军队,由军队再沿运河直运到通州。兑运法的实施,使官运的路程南移,民运的路程相应缩短。明成化七年(1472年),又进一步推行直达法,规定由负责漕运的官军直到河南漕粮府州县码头领兑,直接运到通州,即由运军赴江南、南京附近的水次交兑,农民不必亲自赴淮、徐等仓交纳。但军运路程延长,农民需要付给运军的加耗运费亦有相应增加。从此漕运由民运转变为军运,官军运粮则成了南粮北运的主力。纵观明代漕运制度的演变,民运部分日益减少,而军运漕粮占主导地位,并最终取代了民运。
——整编自百度《试述明代漕运制度的变革》
(1)概括指出明代漕运改革的特点。
(2)概括明代漕运改革的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周,国指的是天子赐给诸侯的封地;到春秋战国时代,国指的群雄争霸的列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国乃是以皇权为核心的王朝。……但到了近代,近代中国的启蒙知识分子普遍认为古代中国只知家族,不知国家,缺乏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意识。为了建立近代国家,首先必须“去家化”,批判家族主义,将国家从宗法伦理中剥离,使其获得独立性。到五四时代,家族谱普遍被视为专制主义之渊薮建立民主共和,就必须首先打倒宗法家族,儒家的三纲思想成为首当其冲的目标。
——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国家”的概念。(要求:写明论题,古今关联,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