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公元前3世纪晚期,嬴政在统一全国的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 打击了贵族政治
B. 推动了社会转型
C. 有利于中央集权
D. 建立了官僚政治
清朝前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甚至严重“异化”。最能体现“异化”的表现是
A. 军机大臣参与决策
B. 推行密折制度
C. 内阁负责行政事物
D. 增加行省数量
《明史》载:明景帝要易储,恐廷议时群臣反对,事前赠阁臣陈循等人百金,又派太监恫吓。这一材料说明
A. 内阁权力制约皇权
B.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 专制统治日益腐败
D. 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全国经济交流
B. 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
C. 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 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
春秋时期,诸侯王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荐举的官员,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表明
A. 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 B. 君主的选官权旁落
C. 察举制开始形成 D. 官员举荐人才成为时代共识
东海县博物馆于1993年从尹湾六号汉墓发掘出土的《集簿》载:(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国十八,邑二”。其中所载“县、邑、侯国卅八”和《汉书·地理志》东海郡完全吻合,它虽然只有短短的650余字,却包括了数十个项目的综合统计,此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说明
A. 封国仍是朝廷的严重威胁
B. 《集簿》对研究西汉地方行政制度无学术价值
C. 当时仍然实行郡国并行制
D. 西汉以前郡县制尚未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