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思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做了介绍。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这反映了《论持久战》( )
A. 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方向
B. 对国民党抗战产生一定影响
C. 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
D. 对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起了积极作用
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
A. 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
B. 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
C. 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
D. 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
中国历代采用帝王纪年,这种办法一直沿用到清末。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电告各省都督:“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国纪年的变革
A. 是当时政治体制演进的结果
B. 说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C. 是帝王纪年发展的必然产物
D. 表明民族主义的目标得以实现
洪秀全说:“概自有明失政,满洲乘衅,混乱中国,盗中国之天下……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尚得为有人乎!”这反映出洪秀全( )
A. 已经认识到了满清政府的本质 B. 讲求科学、正确、合理的斗争策略
C. 用满汉民族矛盾宣传动员革命 D. 深刻地揭露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1898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材料中的“战”( )
A. 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 B. 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
C. 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 D. 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
1845年,清政府上海道台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其条款称:“本道兹依据条约,顾全地方民情,斟酌地方情形,决定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以为建筑房舍及居留之用。”这一条款表明 ( )
A. 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B. 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
C. 地方政府企图讨好英国 D. 上海开始成为通商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