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放下贪欲。孔子也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这种现象
A. 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
B.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 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
D. 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
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曰:“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由此可知,三者都
A. 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
B. 认为自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D.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反映的是
A. 法家的改革思想
B. 道家的无为思想
C. 儒家的民本思想
D. 墨家的尚贤思想
《韩非子·有度》记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法律维护社会自由平等
B. 君主行为应受法律制约
C. 法律可以规范社会秩序
D. 法律实施可以杜绝乱世
(题文)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一个主张“最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 前者主张兼爱,后者主张仁爱
B. 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战功
C. 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
D. 前者主张王道,后者主张霸道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体现了墨家学派的
A. “尚贤”思想
B. “兼爱”思想
C. “非攻”思想
D. “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