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
A. 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 B. 英国女王是“虚君”,统而不治
C. 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 D. 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
从1902年到1911年,各地民变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为摊派《辛丑条约》赔款而直接增加在民众头上的捐税至少有60多种。群众性的抵抗拆迁民房、抵抗铁路征地等层出不穷。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是民变积累引起的改朝换代
B. 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是辛亥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C.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清政府拒绝改革的结果
D. 辛亥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曾说过一句话,你认为他讲的会是
A. 外国公使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B. 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C. 中国征收关税应与我们协商
D. 我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合法了,更便利了
《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条款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较,最显著不同是
A. 割地的面积
B. 赔款的数额
C. 开放的口岸
D. 列强办厂的特权
“宁可使中夏(指中国)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近代中国与此类似的言论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 “扶清灭洋”
D. “东洋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