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探究题。 1901年,英、美、俄、日、法、德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

探究题。

1901年,英、美、俄、日、法、德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赔款为4.5亿两,年息4厘,39年还清,本息共计9亿8200余万两。这笔赔款,历经变故。

材料一  列强在中国对庚款的清偿期间,当中外币的汇率以至于其本国币值有变动时,以为不利于己,或谋求增加实际清偿量。清政府和北洋政府先后都委曲忍让,终使它们的图谋都获得逞。关于庚赔,当时所说和后人研究,都作赔款正本多少、利率多少、期限如可、预计本利合计为银9.8亿余两。但实际上,加上汇率的变数,说作预计偿付量约达11亿两而不是9.8亿两,该更符合实际。

——摘编自宓汝成《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结算》

材料二  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但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几天后,美国正式通中国驻美公使,退款从1909年1月日实行。1909年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学务处,作为游美肆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47人,于10月份赴美。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十多年间,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达1000多人。同时,美国人还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学校,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学

——摘编自余育国《庚子赔款与退款的国际交涉内情》

材料三  美国退款,在各国引起反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参战的胜利国之一,要求各国放弃庚款未还部分。1923年12月22日英国通知中国,英国将退还庚款,作为中英两国共同利益之用。法国、比利时也在1925年订立中法、中比协定退还庚款。荷兰在1926年将庚款退还中国,指定65%用于水利事业,35%用于文化事业。意大利在1933年订立中意协定退还庚款。中国历年支付庚款的实际数目,共计668661220两。

——摘编自苏黎明《庚子赔款的四次变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庚子赔款”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示例1:“庚子赔款”对中国的影响。 (1)赔款加重了民族危机,促进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加速清政府的灭亡,列强对赔款的部分退还,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创办了一批近代化学校,推动了中国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政府的财政负担。 (2)赔款加重人民的负担,使得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被奴役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在中国的办学、留学计划是一种变相的意识形态输出,属于隐性的文化侵略。 示例2:“庚子赔款”对欧美国家的影响。 (1)大量赔款促进了欧美国家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通过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扩大了欧美国家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欧美国家后期退还部分赔款,以树立正面形象,收买人心,进一步从精神上支配中国,扩大在华利益。 (2)欧美国家在攫取利益的过程中,矛盾冲突不断,加剧各国关系的紧张。 【解析】 本题的评述,实际上考查《辛丑条约》签订对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影响。首先依据三则材料的描述可知,其影响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庚子赔款”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二是“庚子赔款”对欧美国家的影响。然后对两种影响进行评价。第一种“庚子赔款”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可从“庚子赔款”对中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说明,如一方面加重了民族危机和人民负担、使得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被奴役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在中国的办学、留学计划是一种变相的意识形态输出,属于隐性的文化侵略等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促进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加速清政府的灭亡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创办了一批近代化学校,推动了中国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政府的财政负担。第二种“庚子赔款”对欧美国家的影响,可从“庚子赔款”对欧美国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说明,如一方面促进了欧美国家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通过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扩大了欧美国家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欧美国家后期退还部分赔款,以树立正面形象,收买人心,进一步从精神上支配中国,扩大在华利益.另一方面欧美国家在攫取利益的过程中,矛盾冲突不断,加剧各国关系的紧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列强资本输出迅速增长

B. 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

C. 民族资本社会地位提高

D.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日本要这么多赔款,肯定又要加税了,我们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B. 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C. 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在那里成立了兴中会

D. 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查看答案

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 《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 《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 《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 《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查看答案

“此次(占领北京与上次)大为不同,为时长达十二个月,米取报复丨生的、有系统的枪杀》”日本人植松良二现场报道说:“街市毁失十之二三,妇女任人凌辱。联军将校率军士,公然大肆抢夺。金银珠玉自不必言,此外书画'古董……所获均属不少。……城中各处朝衣朝冠之男尸,凤冠霞帔、补服、红裙之女尸,触目皆是。”此处描述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

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