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汉仪注》记载: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这种情况虽没有发生几回,...

据《汉仪注》记载: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这种情况虽没有发生几回,但此后逢着天变把丞相罢免还是常事,就是不当权的也往往免不了这个责任。这主要反映了汉代

A. 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B. 君权采取措施压制相权

C. 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D. 君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C 【解析】 “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反映了当时皇帝把天地大变的原因与丞相相联系,并以此赐死丞相。其赐死丞相的目的是应对天地大变,并不是为了强化君主专制统治,故A选项错误;“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反映的是皇帝通过赐死丞相的方式来平息天地的大变,反映了天人感应思想,并不是出于压制相权采取的措施,故B选项错误;“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可以看出当时皇帝把天地大变的原因归结于丞相,并企图通过赐死丞相的方式来平息天地大变,反映了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故C选项正确;“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反应的是皇帝认为天地大变与丞相有关,企图通过赐死丞相来平息天地大变,并不是反映君权神授,没有体现君权与神权的结合,故D选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谥号是对帝王、大臣、贵族生前事迹进行评价褒贬给予的称号。秦始皇认为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是不敬,于是废了谥号。西汉时期又恢复了这一制度,除刘邦谥号“高皇帝”外,其余皇帝谥号中大都有“孝”字。秦汉谥号的废立表明,当时

A. 谥号是贵族享有的特权    B. 大一统王朝的权威加强

C. 谥号具有舆论监督作用    D. 统治思想发生了重要变化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据此可知,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

A. 否定了先秦以来以法治国的理念

B. 标志着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

C. 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

D. 有利于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

 

查看答案

东汉献帝时,就重臣伏完与其女(系汉献帝的皇后)相见的礼仪展开争论,最后采纳郑玄意见:伏完公事时从臣礼,皇后在私下场合从子礼。郑玄之议为后世所沿用,并在1123年高丽(今朝鲜)类似争议中被引为案例,成功逼迫仁宗外祖、权臣李资请谦让步遵从。这表明

A. 礼乐制度发扬光大    B. 中朝关系源远流长

C. 君臣矛盾得以化解    D. 儒家伦理影响深远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法两家尖锐对立。秦朝尊崇法家,厉行法治,遭到儒家批评。秦朝灭亡后,取代法家的是道家。文景以后,道家淡出政治舞台,儒家取而代之,登上正统学说的宝座。这表明秦汉时期

A. 根据统治需要选择治国思想

B. 继续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

C. 对待思想流派态度犹豫不定

D. 逐渐认识到法、道思想的弊端

 

查看答案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B. 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C. 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 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