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剑桥大学历史系斯金纳教授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剑桥大学历史系斯金纳教授为代表的“剑桥学派”注重研究产生那些经典文本或伟大观念的社会源泉,即特定的“历史语境”。他们认为没有脱离语境的无时间限制的真理的存在,只有从历史语境出发,才能更好地把握观念的生成与演变。

——摘编自《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并以“汉代新儒学”为例对该观点加以说明。

 

(1)观点:思想观念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说明:董仲舒新儒学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①汉武帝为进一步拓展大一统事业,需要加强中央集权;②西汉中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③黄老学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与此同时,儒学自我调整,形成了董仲舒的新儒学。 【解析】 (1)观点:根据“只有从历史语境出发,才能更好地把握观念的生成与演变”概括观点:思想观念的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说明:董仲舒新儒学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然后结合所学,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董仲舒新儒学的产生的背景即可。即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黄老学说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在此过程中,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与传播的作用。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儒学产生之初,以口语传播为主,呈现出以识字认文教育相融一体的特点。孔子创办私学,口授其说,弟子耳受其言,言传身教得到了最佳的普及效果。可以说,私学是儒学发展史上首先出现的传播与普及途径。

——刘平《普及与推广中华儒学经典的思考与献议》

材料二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问世后,汉代民间小童大多六岁进入乡里贤儒创办的书馆,接受两年识字、习字为主的学前教育。常有幼童因书法丑陋,仁顺礼敬不周受体罚。出馆后再初步诵读《论语》、《孝经》等经典。

——摘编自毛礼锐、沈灌群主编《中国教育通史》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时代儒学教育的方式,体现了怎样的教育思想。

(2)据材料二概括汉代儿童教育的内容,儒学在民间的推广,取得了怎样的地位?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孕含着许多治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春秋繁露》

(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并作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的“受鬻法”规定,年满九十岁的老人,每月可以从官府领取一石粟米。汉成帝时,又将这种待遇的年龄降到七十岁。汉高祖曾下诏说,凡五十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汉文帝也要求每年年初要派人慰问老人,赐予布帛酒肉,认为这样才能给天下子孙树立榜样。《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尺。”

——据赵凯《良举善政下,汉代老人缘何不幸福》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汉代尊老的措施,并对这些措施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

东汉时期,注释律令章句的叔孙宜、郑玄等人都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儒;元明清三代,统治者一般认为只要通经就能明法。这表明古代中国

A. 在法学上没有建树

B. 以儒家经典取代法律

C. 当时缺乏法律人才

D. 法律具有儒学化特征

 

查看答案

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 “大一统”的主张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 “天人感应”学说

D. “三纲五常”学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