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剪断一些枝叶”的表现之一是建立近代企业
B. “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
C. “树墩还在”指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五四运动是“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表现
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把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会舆论空前活跃。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宣传了民主共和的理念
C. 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
D. 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1912年,同盟会会员陈时募捐银元3.9万元,在武昌创办“中华大学”,取“振兴中华”之意。陈时自述其办学动机是:“民国成立,以教育为陶冶共和国要图。”在其校歌中又说:“武昌首义放出五千年历史的光芒,中华大学随中华民国同年诞降。达材成德,三民大同,与河山俱永,与国族人类以无疆。”据此可知,中华大学的创建
A. 为辛亥革命储备人才 B. 将教育与爱国相结合
C. 以开启民智作为目标 D. 引领了民间力量办学
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各省份。这表明
A. 民族危机空前的严重
B. 辛亥革命的时机趋于成熟
C. 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近代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说: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证旨在说明:
A. 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 袁世凯上台实现了政局稳定
C. 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D. 改良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 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 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D. 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