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夏,全国工会会员达280万人,农民协会会员900余万人,随着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各地党组织领导建立了一大批工人武装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这说明了
A. 中共党认识到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B. 大革命期间农村革命活动更深入
C. 新三民主义得到了彻底地实施
D.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具有可行性
吴佩孚联合一帮将领致电大总统徐世昌:“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逮捕者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进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这反映出
A. 北洋军阀内部出现了分裂
B. 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五四运动具有群众基础
南北议和之际,北方的孙宝琦致电各省都督:“今者南北意见两无归宿之途,深恐停滞日久,战祸方长,万一牵及外交,为患更深。”南方张骞则因“英人李治面告,东邻日本与宗社党一月前已有勾结。”而忧虑。他们的忧虑侧面反映了
A.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 袁世凯上台的必然性
C. 列强支持清政府
D. 国家面临着分裂
太平天国期间,为解决军费问题,协调作战,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收取厘金。该现象反映了
A. 满汉官员地位改变
B. 曾国藩形成地方割据
C. 中央集权削弱
D. 清政府土崩瓦解
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合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事件
A. 导致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B. 促进中华民族意识觉醒
C. 导致列强侵华深入中国内地
D. 说明清政府缺乏契约意识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向全社会敞开,但那繁琐的过程,漫长的求学之路,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说明科举制
A. 阶层的流动性有限
B. 没有改变平民的等级观念
C. 具有封闭性
D. 违背了公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