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舆论和学术界总会流行一些新名词,新概念,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先后出现亚洲四小龙,金砖四国,欧盟,“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名词的出现本质上说明:
A. 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强
B. 美国霸主地位丧失
C.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
D. 国际主导力量变化
40年代在美国的策划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50年代上半期美国在亚洲建立起“东南亚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华盛顿还与汉城(1953年)和中国台北(1954年)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表明:
A. 美苏争霸加剧
B. 冷战中心在转移
C. 冷战加剧
D. 中美对抗加剧
关于十月革命的爆发,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据此可知
A. 临时政府失去了群众支持
B. 十月革命的胜利具有偶然性
C. 临时政府放松了警惕
D. 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在德国联邦议会58个议席中,普鲁士17席,拥有否决权(14票否决权),但据宪法,其它各邦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确保自己权利,实施否决权,这能说明1871年宪法
A. 专制色彩浓厚
B. 普鲁士地位显著
C. 联邦主义色彩
D. 有利于国家统一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政局不稳;1689年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议会也是政治的中心,但英国内阁稳定,政局稳定,这是因为法国
A. 君主制更符合法国国情
B. 共和制是妥协的产物
C. 权利的制衡不健全
D. 议会是权利中心
杰斐逊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民主制”,概括地说,就是横向分权与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杰斐逊所提的纵向分权指的是
A. 联邦体制
B. 三权分立体制
C. 中央集权制
D. 总统共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