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守仁也谈“格物致知”,但他所说的“致知”是“致良知”,“格物”是“正行”,“格...

王守仁也谈“格物致知”,但他所说的“致知”是“致良知”,“格物”是“正行”,“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这说明王守仁

A. 主张用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动

B. 认为人的意念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C. 批判程朱理学否认孔孟的至高权威

D. 承认个人私欲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A 【解析】 材料“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反映了王守仁主张用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动,故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人的意念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批判程朱理学否认孔孟的至高权威的思想,故C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王守仁承认个人私欲倡导个性自由发展,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却是当时十分流行的谚语。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C.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 手工业生产出现专业化

 

查看答案

唐代科举考试中实行投卷、荐举制度。所谓“投卷”,就是参加进士科的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择优编成长卷,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赏识,以提高自身知名度和及第机会。由此可见,唐代的投卷制度

A. 使士族门第不再有吸引力

B. 使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

C. 导致攀结权贵的不良风气

D. 客观上推动了文学的繁荣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孟子猛烈地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把它看作败坏先圣之道的“淫辞”、阻塞仁义的“邪说”。这是因为孟子认为“兼爱”思想

A. 违背宗法等级观念

B. 代表平民百姓利益

C. 宣扬积极救世情怀

D. 过于追求实用功利

 

查看答案

西周初年多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这说明西周时期

A. 分封制是当时的一项制度创新

B. 实现了对东方的垂直管理

C. 分封制是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D. 政治中心开始向东部转移

 

查看答案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八大的报告上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开展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又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也不是先占城市而后去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请回答: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说明第一个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背景。

(3)从中说说你对中国“走什么路”问题有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