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陈云在1938年9月的一次演讲中描述道:“抗大在武汉报申明不招生了一点没...

(题文)陈云在1938年9月的一次演讲中描述道:“抗大在武汉报申明不招生了一点没有用……没有车用两条腿走,男男女女从千里之外都来了……西北旅社住的什么人都有、各党各派、新闻记者,还有青年组织的参观团。”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

A. 国共力量对比出现决定性转折

B. 中共抗战主张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C. 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日主战场

D. 抗日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取得成效

 

B 【解析】 到1949年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结束,国共力量对比出现决定性转折,排除A;由材料“什么人都有、各党各派、新闻记者,还有青年组织的参观团”,说明中共抗战主张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故选B;材料无法反映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日主战场,排除C;为团结地主阶级抗日,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20世纪初,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有关发展实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这些做法

A. 遏制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B. 有利于保障民族企业的合法地位

C. 促使民族工业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D. 奠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查看答案

下面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的税率比较表,这现象的出现将导致中国

A. 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

B. 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

C. 日益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

D. 农副产品的商品化提高

 

查看答案

严复认为天下大道是相通的。例如,他认为“斯宾塞的社会改革与《大学》所谓诚正修齐治平之事有不期而合者”,由材料可知,严复主张

A. 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开研究

B. 主动接受自然进化理论

C. 在中国的传统中找强国之道

D. 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

 

查看答案

王守仁也谈“格物致知”,但他所说的“致知”是“致良知”,“格物”是“正行”,“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这说明王守仁

A. 主张用伦理道德去规范自己的行动

B. 认为人的意念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C. 批判程朱理学否认孔孟的至高权威

D. 承认个人私欲倡导个性自由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却是当时十分流行的谚语。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C. 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 手工业生产出现专业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