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

—《礼记·丧服小记》

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

(1)根据材料,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

 

 

(1)内容:祭祖的同时祭天。祭祀者按照血缘可分为“大宗”和“小宗”,天子及分封制下各等级的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大宗可以祭祀高祖以上的祖先,小宗则只能祭祀高祖以下的祖先。 (2)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 【解析】 (1)材料中“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可知祭祖的同时也祭天;别子受封后,对于他的后裔来说,他又是“祖”;他的嫡长子、嫡长孙这一支又是“大宗”,也是“百世不迁之宗”,而其他的旁支,则是“小宗”,“小宗”又是“五世而迁”。“小宗”只能祭祀高祖以下,高祖以上,按规定其无权祭祀。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依据材料可知家族祭祀权是政治地位的标志,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687年,有人告发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查此事。“本立宣敕(皇帝的诏令)示祎之”。祎之辩驳道:“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王本立回报武则天,刘祎之即被赐死于家。据此推断

A. 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位高权重

B. 敕书出台有悖于规制

C. 唐代建立一套独特的法律体系

D. 女皇武则天独断专行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维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实质上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 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D. 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查看答案

两宋三百余年间,贡举登科者共有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更重要的是,唐代登科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才能走上仕途,宋代士人及第即可释褐入官。这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

B.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参加考试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 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 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D.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查看答案

元世祖忽必烈曾概括说,中书省是我的右手,枢密院是我的左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两手的。这反映了当时政治运行机制的基本特点

A.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B.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分设

C.行政、军事、监察三大系统鼎立

D.中央与地方既分权又相互制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