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明太祖在位时曾再三对百官诉苦。至明成祖时,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A. 设枢密院
B. 设立南书房
C. 设置殿阁大学士
D. 设立内阁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 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 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 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 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据此判断,“它”的设置
A. 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 较好的发挥了地方的独立自主
C. 标志着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成熟
D. 改变了绝对专权的政治大环境
有学者统计,北宋载人《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 从根本上结束了贵族政治
C.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D. 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
有学者认为,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设置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佐证的是
A. 设立内阁负责奏章票拟
B. 派遣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C. 开创三省六部管理体制
D. 设枢密院分理全国军务
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下列最能体现该主张的史实是
A. 世家大族任朝廷要职
B. 由中央掌控地方的赋税
C.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D. 抽调各地精兵充实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