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授予特许,公司才可以设立。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这反映了
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竞争激烈
B.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管理思想变化
C.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D.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 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B. 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
C. 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D. 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米歇尔(法)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
A. 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 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
C. 亚洲白银外流现象严重
D. 西方奴隶贸易更加猖獗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
B. 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农业的发展
C. 闭关锁国政策长期推行
D. 传统科技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说:“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徽商这种资金流向和消费形态不能反映
A.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只能是自然经济的补充
B. 中国传统商人深受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影响
C. 专制体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
D. 帝国时代商业资本不会转化为产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