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764年,曼彻斯特兰开郡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9年,曼彻斯特的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并取得专利权。
18世纪80年代英国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加工来自亚洲、美洲等地的棉花。
1775年,阿克莱特申请到梳棉机、曲柄梳棉机、粗纺机和进料器的发明专利。
1789年,曼彻斯特纺织厂开始装备蒸汽机。
1830年,建成利物浦至曼彻斯特铁路。
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达99家,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
1853年,曼彻斯特由“镇”改“市”。
1885年,曼彻斯特人口为37万,1888年达到50万。
1887年,曼彻斯特开凿通海运河,1894年通航,运河长58公里。
——根据钱乘旦等著《英国通史》整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曼彻斯特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171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分公司;随后比利时、荷兰、瑞典相继在广州设办事机构。
1757年,乾隆帝下诏,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交易。
19世纪初,欧洲人在广州创办《广州纪事》《广州市场行情》《英华年鉴》《中国商贸指南》《中国丛报》等期刊。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广州为商埠,并允许英国在广州派驻领事。
1861年,英、法在广州沙面设租界,以后陆续兴建电力厂、自来水厂、水塔、教堂、邮政局、电报局、医院、消防班、清洁队等公共事业机构,还有公共娱乐设施如沿江公园(英法各一个)网球场、影剧院等。
1862年,华侨黎先生在广州创办“万隆兴行”,经营进出口业务,是近代华侨投资广州之始。
1879年,华侨卫省轩在广州文昌沙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火柴厂。
1890年,华侨黄秉常在广州创办中国第一家电灯公司。
——据《广州历史大事记》整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8、19世纪广州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事实证明,货币学派的这些主张适合于美国的
A.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
C.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D.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美国《财富》杂志1976年5月公布的材料显示,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的总经理中,有29.8%的人握有本公司100万美元以上的股票,而没有本公司股票的只占9.8%。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
B.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
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
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
1953年苏联农庄向国家和合作社出售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收入为4亿卢布,1960年为16亿卢布,即在产品量增长0.6倍的情况下,收入增加2倍以上。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 斯大林模式遭到了彻底否定
B. 对农业政策进行了调整
C. 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大力推进
D. 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表明“新政”的目的在于
A.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 防止贫富差距过大
C. 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 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
美国学者洛克滕堡在《罗斯福与新政》一书中称:“在三十年代,美国的财政中心从华尔街移到了华盛顿,……纽约的股票交易所不再能象私人俱乐部那样活动,必须受国家监督。”这标志着
A.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已终结
B. 垄断资本无法继续控制美国政治
C. 罗斯福新政取得巨大成功
D. 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