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朱元璋鉴于历代王朝地方权重,导致割据,尾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朱元璋鉴于历代王朝地方权重,导致割据,尾大不掉,对中央离心离德的局面,废除行中书省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分别设立掌行政民事的布政使司、负责监察司法的按察使司、掌控军事的都指挥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它们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

随着政治形势变化,在运转过程中,三司出现权力协调不一,办事能力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巡抚制度应运而生,明朝中后期,皇帝以派遣监察官的形式向地方派驻巡抚,并逐步扩大其权力。并在边疆、军事要地和数省交界之处增设巡抚。嘉靖年间,进一步规定:“凡徭役、里甲、钱粮、驿传、仓廪、城池、堡隘、兵马、军饷,及审编大户粮长、民壮快手等项地方之事,俱厅巡抚处置”。景奉以后,随着巡抚的全面地方化和制度化,巡抚成为居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巡抚由临时性差遣演变为设立衙门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同时,巡抚只能奉敕行事,不得擅权越职;中央派出镇守总兵和镇守太监,以对巡抚监督。

——李晓辉《明代督抚制度研究——以中央地方关系为视域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司制度与巡抚制度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建立巡抚制度的作用。

 

(1)相同:处理地方事务,受制于中央。 不同:三司制:中央部门领导,分掌地方事务。 巡抚制:皇帝直接派遣,统领地方事务。 (2)作用:解决了地方三司分权下协调不一,效率不高的问题;维持分权的基础上,通过集中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统治的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统一和民族团结。 【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的巡抚制度。 (1)根据材料信息“设立掌行政民事的布政使司、负责监察司法的按察使司、掌控军事的都指挥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它们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皇帝以派遣监察官的形式向地方派驻巡抚”“凡徭役、里甲、钱粮、驿传、仓廪、城池、堡隘、兵马、军饷,及审编大户粮长、民壮快手等项地方之事,俱厅巡抚处置”可以总结出本题答案。 (2)根据材料信息“三司出现权力协调不一,办事能力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和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他要求在京满汉大臣、各省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职衔低微的官吏密奏权。密折制度运作特点与以下机构最相近的是

A. 军机处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枢密院

 

查看答案

明代何良俊说:“太祖不设丞相,而朝廷之事皆分布六部,阁下诸臣但以备顾问而已。然各衙门章奏皆送阁下票旨,事权所在,其势不得不重。”这反映出内阁权力上升的原因在于

A. 内阁首辅获得皇帝的信任

B. 内阁拥有类同宰相的权力

C. 内阁取得票拟谕旨的权力

D. 内阁大学士参与最高决策

 

查看答案

据《长编》载:“上(宋太祖)欲为赵普置副而难其名称,召翰林学士承旨陶谷问曰:‘下丞相一等者何官?’对曰:‘唐有参知政务,参知政事。’乙丑,以枢密直学士等为参知政事。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据此可知北宋初期

A. 君主专制受到威胁

B. 参知政事职能不变

C. 参知政事大权在握

D. 宰相权力依然较大

 

查看答案

元朝在对行省划界时广泛采用“犬牙交错”的原则,例如陕西行省跨越秦岭,湖广行省、江西行省均跨越南岭,河南江北行省跨越淮河,中书省直辖区则跨越太行山。元朝的这一做法

A. 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B. 分割地方,以便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肥瘠搭配,便于农业生产的管理和发展

D. 充分体现了元朝“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查看答案

《唐律疏议·职制律》中规定: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这些规定

A. 旨在防止皇帝诏令被篡改

B. 利于政府行政决策的正确

C. 有利于提高部门行政效率

D. 说明唐代的法律非常严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