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原始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义合”,所谓“从道不从君”,但汉武帝时历史上第一个“封侯拜...

原始儒家的君臣关系是“义合”,所谓“从道不从君”,但汉武帝时历史上第一个“封侯拜相”的儒生公孙弘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史记》又载:“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反映了

A. 儒学在民间成为“显学”

B. 公孙弘并非真儒者

C. 儒学的法家化和政治化

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C 【解析】根据题干中“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表明朝廷上事务由皇帝决定,这是法家化的表现,“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是指儒学地位的提高,会使天下学士争相学习儒家经典,这是其政治化的体现,所以符合题意的是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太学,置儒家的五经博士,后又为之置弟子员,使之成为政府设立的最高学府,学习经学成为入仕的正式途径。由此可知汉代(  )

A. 诸子百家的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    B. 原始的民主思想彻底消失

C. 知识分子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    D. 孟子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

 

查看答案

在思想文化方面,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其相同点是

A. 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 禁绝其他思想学派

C. 激起社会强烈反抗

D. 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查看答案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A. 宣扬“天人感应”理论

B. 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C. 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查看答案

秦汉时期,谶纬神学一种宗教神学色彩的理论一度流行。在董仲舒看来,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与社会政治有关,所谓王者将兴,必有符谶。董仲舒的这一思想

A有助于儒学走上正统地位

B.论证了无人感应的合理性

C.决定了后世儒学的发展趋势

D.背离孔孟学说为士儒所不齿

 

查看答案

《史记》:老子所贵道,虚无,凶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礅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材料表明

A. 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B. 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

C. 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 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