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题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唐太宗对匈奴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B. 康熙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崇尚儒家文化

C.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主张五族共和

D. 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唐太宗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主要是突厥,而不是匈奴,故A项表述错误,符合题干要求,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BCD项表述符合史实,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提高皇帝身边近臣的权力来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强化君主专制的一种方式。以下机构的设置能体现这种方式的是

A. 枢密院、中书省、军机处

B. 中朝、内阁、军机处

C. 中书门下、枢密院、内阁

D. 中朝、三司、尚书省

 

查看答案

顺治帝曰:“今后各衙门及科道各官本章,俱著于每日午时进奏,候朕披览,次日发下拟旨,以便详阅批发……尔等(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关于清朝内阁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与明朝内阁制度存在继承关系

B. 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C. 阁臣有权自主票拟供皇帝采纳

D. 内阁大学士参与中枢决策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 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B. 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

C. 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D. 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查看答案

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第五个政体是僭主制被推翻之后的克里斯提尼政体,它比梭伦的政体更为民主”,这主要是因为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

A. 雅典公民参政更直接更广泛

B. 雅典公民可以竞选所有公职

C. 铲除了血缘纽带的贵族专权

D. 通过陶片放逐法对付僭越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