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汤因比《历史研究》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材料二  (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过敏可以自由请愿等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上册商务版1995年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维护民主的?

材料四  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国情和美式民主的“混血儿”。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临时约法》继承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哪些原则,又有什么新发展?

有人说,“《临时约法》在中国缺乏有效实施的社会基础”。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1)共和国时期,为协调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罗马在征服扩张过程中出现了民族矛盾、经济纠纷等新问题、新矛盾,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2)文件:《权利法案》。 理【解析】 重申了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继承和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从法律上确立了议会主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3)制定1787年宪法,通过联邦制,在广阔的地域上建立了新型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形式,突破了直接民主的限制;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 (4)继承:权力制衡(或三权分立)原则;人民主权原则;发展:实行责任内阁制。 同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专制势力和反民主势力强大;广大人民的民主意识淡薄。 【解析】 本题考查西方国家的民主法律制度,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应当联系所学,从共和国时期《十二铜表法》的制定背景和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背景来说明。 (2)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材料二中的文献是英国的《权利法案》。对材料中这句话的理解,应当联系所学,从继承和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但实际上确立了议会主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等方面来说明。 (3)美国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维护民主的措施,应当联系所学,从1787年宪法规定的联邦制、总统制共和政体和三权分立体制等方面来回答。 (4)联系所学可知,《临时约法》继承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权力制衡和人民主权原则;新发展表现在实行责任内阁制。对于“《临时约法》在中国缺乏有效实施的社会基础”的观点可以持赞成的态度,应当联系所学,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反民主势力强大和广大人民的民主意识淡薄等方面来论证理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同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和拿破仑最能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共同活动是

A. 以法律确保政令畅通、经济发展

B. 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应该将剑放到一边

C. 领袖利用权威推行政策的实施

D. 为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查看答案

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材料中我们的队伍

A. 出师北伐

B. 开始长征

C. 奔赴抗日前线

D. 挺进大别山

 

查看答案

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这段话

A. 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

B. 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

C. 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D. 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

 

查看答案

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是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C. 北伐战争

D. 抗日战争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对待民族关系和处理民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唐太宗对匈奴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被西北各族尊称为“天可汗”

B. 康熙帝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崇尚儒家文化

C.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初期以反对满清统治为重心,后主张五族共和

D. 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