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养老”在中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据《礼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养老”在中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王杖诏书》中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朝廷赐给手杖。凭此杖,老人可享受600石俸禄的官吏待遇。同时在乡里设三老,选地方年长且德高望重者任职,负责教化地方,解决民间纠纷。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同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对于年过百岁者,“照例给予建坊银,赠‘升平人瑞’匾额”。

——摘编自刘松林《古代中国的养老制度》

材料二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源于德国。德国俾斯麦时期,分别于1883年、1884年、1889年颁布了疾病、工伤、老龄和伤残三项法案,建立了三项保险制度。这一立法颁布后,很快被其它国家纷纷效仿。西方各国的养老保险,既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保险法》,养老保险覆盖了95%的工薪阶层。英国在二战后实施了全民保障、全面保障。英国居民个人一生中都要与社会保障制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

——摘编自赵书博《西方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及借鉴》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和西方养老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养老制度出现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价值。

 

(1)特点:中国古代: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与儒家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突出政治宣传功能;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制度。 西方:用法律的形式颁布;覆盖面比较宽广;形式多样;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功能凸显。 (2)背景: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政治宣传和道德教化的需要;老人群体自身的优势。 西方:工业革命的进行;保护劳工权益的社会思潮的出现;国家政府的推动;代议制度逐步完善。 共同价值: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今天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解析】 试题(1)本问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和西方养老制度的特点,旨在考查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关于中国古代的特点,紧扣材料一信息“在中国古代的礼制中有看重要的地位”、“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同时在乡里设三老,选地方年长且德高望重者任职,负责教化地方”等,分析、认知,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地位重要、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与儒家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突出政治宣传功能、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制度等;关于西方的特点,紧扣材料二信息“三项法案”、“有政府强制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也有企业实施的保险,以及个人自愿参加的商业保险”、“国家强制所有在毕业离校年龄和退休年龄之间的公民参加养老保险”等,分析、认知,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用法律的形式颁布、覆盖面比较宽广、参与主体多元、有一定的强制性等。 (2)本问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和西方养老制度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共同价值,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审题的时候,要注意明确题干“社会背景及共同价值”要求,避免答非所问和作答不完整。关于第一小问“社会背景”,紧扣两则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展开分析、认知。关于中国,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政治宣传和道德教化的需要等。关于西方,重点把握到以下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国家政府的推动、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立等。关于第二小问“共同价值”,围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维度展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封五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期刺史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元朝时制定了《定台纲三十六条》等法规。这些法规改变了历朝奉行的“以卑察尊”传统,第一次使监察制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元在中央设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地位等同,并有权弹劾这些部门。在地方置行台和廉访司,行台具有“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的权力,行省行政体系与行台监察体系各自平行,互不统属。廉访司负责监察行省以下路、府、州、县。元代监察体系覆盖全国,为明清监察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最早模型。

——摘编自李晓春《从制度改革看元代监察体制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监察体制出现的新变化。

材料三  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通过对人类古往今来诸多文明的研究比较,提出了“挑战——应战”模式来解释文明的起源。他把自然界对人的刺激和人对人的刺激统称为挑战,把人对自然挑战的反应和人对人挑战的反应统称为应战。

——汤因比《历史研究》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用“挑战——应战”模式说明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材料二  (它)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征税权属于议会,过敏可以自由请愿等等等。从表面上看,它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文件?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胜利。……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10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上册商务版1995年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维护民主的?

材料四  中华民国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国情和美式民主的“混血儿”。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临时约法》继承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哪些原则,又有什么新发展?

有人说,“《临时约法》在中国缺乏有效实施的社会基础”。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同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和拿破仑最能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共同活动是

A. 以法律确保政令畅通、经济发展

B. 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应该将剑放到一边

C. 领袖利用权威推行政策的实施

D. 为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查看答案

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材料中我们的队伍

A. 出师北伐

B. 开始长征

C. 奔赴抗日前线

D. 挺进大别山

 

查看答案

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这段话

A. 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

B. 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

C. 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D. 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