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家庭联产承包任制作为断时期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有效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家庭联产承包任制作为断时期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有效安排,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就制度变革本身而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我国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存在家庭联产承包和家庭承包经营两种不同的提法。但笔者认为,无论哪一种提法都不能简单概括这一时期的生产责任制,它呈现了阶段性的特点。也有一种观点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视为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

——张兆金《“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再认识》

解读上述材料,可以选择材料中的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观点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制度变革本身而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论述:该观点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展历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大突破阶段(1978.12~1984.12),这一阶段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经营体制基本确立。第二阶段是大磨合阶段(1985.1~1991.12),这一阶段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全面转入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领域,冲击“统购统销”制度。第三阶段是大转型阶段(1992.1~1996.12),这一阶段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开始转入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并逐渐发展。第四阶段是大发展阶段(1997.1~2002.12),这一阶段全面开始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并向现代市场农业转变的过程。可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农村生产经营方式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观点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 论述:该观点错误,二者具有本质区别,不应混为一谈。首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经济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这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实行的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承包经营相结合的经营体制。农村集体经济仍为主导地位,家庭承包经营是建立在集体经济基础之上。相反,传统小农经济属于私有经济范畴,具有脆弱性和分散性。第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只是以承包的方式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并非是所有权。可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对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而传统小农经济下土地是可以自由买卖的私有财产,从而难以抑制土地兼并。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答本题时可任意选择一种观点进行论述。选择观点时,需要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高度提炼,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运用史实论证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合理、语言严谨。 【解析】 本体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中“家庭联产承包任制作为断时期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有效安排。但就制度变革本身而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的信息提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制度变革本身而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从大突破阶段(1978.12~1984.12)、大磨合阶段(1985.1~1991.12)、大转型阶段(1992.1~1996.12)以及大发展阶段(1997.1~2002.12)四个阶段分析论证。还可以依据材料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视为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提取观点,论证结合所学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使用和所有权与小农经济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时期的监察制度……在中央,明朝设都察院作为国家最高监察机关,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左右副都御史……都察院坐院官人数一般为6人,其属吏人数为7人;六科给事中……共计40人。在地方,明朝设有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官员总数为110人。明朝十三道监察御史表面要受到都察院的管轄,但行使职权时往往可以不受约来,直接受皇帝控制;相对于都察院来说,六科给事中的独立性更强,“都察院管不了六科,六科完全是独立的并只对皇帝负责的监察机构”。同时,御史的委任权属皇帝而不是吏部。监督官员的品级一般都不高,只有中央都察院的上官品级较高。其中最典型的是六科给事中,他们大部分时间才是正八品,却被赋予重任。他们可以轻易地接触到皇帝,他们可以参与权力核心……

—摘编自郑永兰、梁润《浅析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1912年1月2日颁布的《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参议院行使监察权,它有权议决临时政府的财政预算,调查临时政府的财政出纳等。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政府有广泛的监察权:“议决临时政府之预算;提出质问书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咨请临时政府,查办官吏违法事件;弹劾临时大总统、国务员”等。根据《国会组织法》的规定,“民国宪法未定以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定参议院之职权为民国议会之职权。”参议院及国会在其存续期间,积极行使同意权、财政权、质问权、弹劾权、查办权等监察职权,在……实现行政权、立法权相互制约、行政机构与民意机构相互制衡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代小丽《民国初年行政监察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新发展及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1938年,在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下,延安电影团用仅有的两部摄影机拍摄长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2年又完成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以及一些反映当时延安重大社会政治生活的新闻片。这现象意在

A. 激发沦陷区民族意识

B. 以文化宣传增强抗战力量

C.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实现电影创作重心的转移

 

查看答案

(题文)1985年,邓小平指出:“外国有的评论家说,中国的现行政策是不可逆转的。我认为这个看法是正确的。”此处“不可逆转”的判断主要是基于

A. 沿海经济开放区相继开辟

B. 经济特区与农村改革的成功

C. 人民公社化体制已经撤销

D. 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查看答案

土地改革后的农村,受到个体经济的极大限制。据东北、华北等地的调查显示,农村中已出现中农化的趋势……东北局报告说东北农村有1%的农户已成为新富农。华北局报告说,据河北、山西、察哈尔三省典型调查,新富农占总农户的2%。这一现象表明r、

A. 土地改革未改变我国的土地所有制

B. 农业中的土地集中现象已是非常严重

C. 迫切实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必要性

D. 土改使农村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中国主要出口物变化表(单位:公担,相当于100公斤),这一变化说明

A.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解体

B. 农民与世界市场联系密切并获利丰厚

C. 当时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D. 满足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原料需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