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劝,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

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劝,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行御史台官因纠劾行省官而反遭诬陷和人身迫害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后来,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行御史台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这一变化表明(  )

A. 行御史台与行省长期紧张对立    B. 元朝初年监察制度逐渐完善

C. 行御史台代表着中央控制行省    D. 行省成为行御史台监察重点

 

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元朝初年,行御史台对行省官的纠劝,常常引起行省官的反纠劾,并遭诬陷和迫害,这种现象较常见;后元世祖正式下达诏令“行御史台勿听行省节度”,行御史台官遭行省迫害的情形才逐渐减少,这种变化表明了元朝初年监察制度在逐渐走向完善,B项正确;行御史台与行省长期紧张对立,材料无法表明,排除A;C项控制表述错误,排除;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空间观念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素养。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从历史空间上来看,这里的“内”是指

A. 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

B. 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

C. 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D. 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

 

查看答案

北宋时,欧阳修等主持重修了《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司马光则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南宋时,书院兴起,推动理学出现。这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以史为鉴开始成为潮流    B. 重文风气推动文化繁荣

C. 科举制取得了重大突破    D. 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查看答案

寇准是北宋名臣,以刚直著称。他担任的下列官职中,行使宰相部分职权的是

A. 知县

B. 枢密副使

C. 知州

D. 工部侍郎

 

查看答案

唐朝诗人韩愈描述了他到今天广东省阳山县当县令的情形:“阳山,天下之穷处也。陆有丘岭之险,虎豹之虞。……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这说明

A. 唐朝县级官员的重要职责是征收赋税

B. 唐政府未能对边穷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C. 韩愈致力于边穷地区的开荒垦田工作

D. 岭南开发在唐代已经受到政府的重视

 

查看答案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