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对儒家的“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的不同是
A. 讨论主题不同
B. 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
C. 价值取向不同
D. 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朱熹和陆九渊的思想
①都是对先秦儒学的否定
②都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③都是对理学的发展
A. ①错误,②③正确
B. ①②正确,③错误
C. ①②错误,③正确
D. ①③正确,②错误
某中学举行历史辩论会,在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评价时,有四位同学发表了以下
观点,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A. 甲: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B. 乙: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C. 丙:是“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新思潮的萌发
D. 丁: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这一时期思想界活跃的主要原因是( )
A.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B. 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C. 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
D. 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针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王阳明提出了“天理即是人欲”的观点。相对于程朱理学而言,王阳明更( )
A. 注重道德培养 B. 强调主体意识
C. 认同先秦儒学 D. 追求民主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