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彻首先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其宗旨经过综合,则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他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三 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他进一步继承儒家思想,提出“塞兼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材料四 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利用《左传》中提出的民为“神之主”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命题,指出君主是“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的大害。
(1)依据材料一,分析儒家思想对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认识论?
(3)董仲舒和黄宗羲都继承并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从材料三、四来看,他们分别继承了哪些不同的内容?他们的发展又有何不同?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康有为在受光绪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维新派的变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贡献是
A.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B. 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C. 明确“中体西用”思想
D. 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下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

A. “遗其体而求其用”
B. “然欲自强 必先理财”
C. “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橹”
D.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有学者指出:“(传统中国)自满自足的社会认为在世界上其他社会都是低下的和从属的。”下列思想或口号体现了这种社会观念开始改变的是( )
A.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牛顿力学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
B.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C. 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D. 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