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A. 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 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C. 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 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明代《崔氏族谱》规定:“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此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族谱的规定体现了
A. 僵硬的程朱理学束缚人心
B.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 要求百姓要存天理灭人欲
D. 儒家的伦理化为生活秩序
宋代服饰具有清冷消瘦的文人风格,表现出反对奢华、艳丽、裸露,追求简约质朴,别具清雅、潇洒的风度。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的积贫积弱
B. 理学思想的影响
C. 民族融合的加强
D. 战乱的频繁发生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
A. 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 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
C. 用伦理纲常
D. 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
汉代统治者在选择政治指导思想的过程中,把忠孝之道奉为至德要道,用于规范人们的观念和制约人们行为选择的政治伦理准则,对于汉代统治者来说,忠孝之道是维护汉代家天下的“大经大法”,具有其他“治道”所没有的特殊功效。汉代以忠孝治天下
A. 推动了儒学的政治化进程
B. 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C. 遏制了思想界的活跃局面
D. 是对先秦民本思想的实践
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A. 意图复辟西周贵族政治
B. 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 未能顺应当时政治需要
D. 推崇上古贤君治世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