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

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的哪一思想理念有关

A. 主政者,当以民为本

B. 崇尚自然,清静无为

C. 君主无为而治

D. 相互关爱,反对战争

 

B 【解析】 庄子属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主张“崇尚自然,清静无为”“与世无争”,“终身不仕”正符合道家这种超脱凡俗的思想,故B项正确。A是儒家思想主张。君主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主张,但不符合材料内涵,故C项错误。D是墨家思想主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她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化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    )

A. 克己复礼    B. 仁者爱人

C. 为政以德    D. 施行仁政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之所以能进行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这一进程早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技术发展、资本主义企业的建立、国家建设和海外扩张就已开始。上述这些引起了以三大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关于这三大革命,需特别提到的一个特点是,他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三大革命之间的互相联系”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宋元时期尤其是两宋,在中国文化趋于精细内省的同时,不仅孕育了新的思想体系——理学,而且在科学技术方面达到一个高峰。

——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高雅文化”在宋元时期“市民化”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在思想和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及对世界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并分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的原因。

 

 

查看答案

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

A. 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

B. 赞美罗马共和制的诸多优点

C. 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

D. 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