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可见桐城派在文学创作上
A. 提倡经世致用 B. 主张“知行合一”
C. 颠覆了理学传统 D. 宣扬人伦即天理
思想家茹兆光先生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 内心世界
B. 自然规律
C. 社会规律
D. 天的意志
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 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这段话的实质是( )
A. 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 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C. 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 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颠覆了中国传统观念
B. 佛教受到人们的抵制
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比起秦代焚书坑儒,汉代独尊儒术的成功之处在于( )
A. 以思想统一维护了政治的大一统 B. 以温和的手段解决意识形态问题
C. 大力开展以儒学经典为内容的教育 D. 为君主专制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的哪一思想理念有关
A. 主政者,当以民为本
B. 崇尚自然,清静无为
C. 君主无为而治
D. 相互关爱,反对战争
